2022年中国人口正式进入负增长。出生人口956万,减少85万人

2022年中国人口减少85万人#这个令人不安的转折终于出现了。中国在经历了鼓励生育到极其严苛的限制生育政策之后,终于迎来了所有有识之士都不愿意看到的和平时代总人口同比递减,而且递减幅度还相当的大。可以想象,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一旦出现递减,就很难扭转局面了。

国家统计局发布消息:2022年末全国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1041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3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

人口负增长意味着什么?首先是未来劳动力人口将大大减少,中国企业将失去劳动力市场优势,中国经济即使在外部环境不变的情况下也将快速放缓。劳动力人口减少,还意味着万名劳动力供应的退休人数增加,年轻人的社会负担加重。

此外,人口负增长还将表现在需求减弱方面。比如未来学校数量将大幅度减少,从幼儿园、中小学到大学,在校生将快速减少。围绕目前最“烧钱”的教育产业,将大幅度缩水。近20年大学不断扩招,“专升本”等造就的庞大的大学资源,将无处安放。

人口负增长还将对当前担当“经济引擎”作用的房地产业产生巨大影响。城市一对夫妻将拥有父母双方甚至爷爷奶奶留给自己的多套房子,今后将缺乏流动性。围绕房地产的其它相关行业也将受到严重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经济一旦出现下滑,就很难走出困境。

早上看到澎湃新闻《韩国登记人口连续三年减少,国单人户逼近千万》一文,我还批评中国官媒:中国媒体花着中国纳税人的钱,还是多关心本国的问题吧。整天当他国“看门狗”,对我们有什么好处?中国有没有同样的情况?我是感觉到中国“少子化”趋势可能更为严重。因为不方便查阅资料,没有给出具体的数据。

刚刚搜索了一下,发现中国自2017年出生人口开始下跌,至今已经连续六年减少了。2016年,因为正式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出生人口为1786万,创下2001年以来“新高”,随后几年是分别为1723万、1523万、1465万、 1200万、1062万,直至2022年的956万。新生人口956万意味着什么?这是中国自1963年以来出生人口“新低”。

我在网上还经常看到一种“不过脑子”的声音,说中国人口太多了,下降到7亿人正好。我回怼他:那就从你的家族开始,坚决不育。

人口其实不是负担,而是生产力。过去极其严厉的计划生育政策,确实是矫枉过正了。去年我上报的第一条社情民意就是《建议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改为《优生优育促进法》 明确“鼓励生育”导向》,建议直接删除容易引发歧义的“计划生育”,增加“鼓励生育”,删除“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让“鼓励生育”的人口政策导向更加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