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年代初的生活细节碎片

2.png

昨天在飞机上一边刷《编辑部的故事》,一边零零碎碎想起一些 80 年代到 90 年代初的生活细节碎片。欢迎大家来补充。导演和编剧要是拍那个年代背景的影视剧可以用

—— 写的是我个人观察到的。不等于当时全国各地所有家庭都是同样情况。

鸡蛋挺值钱的。家里做菜打鸡蛋,往往手指头要在蛋壳上刮两下,把残余的蛋液刮干净。种花的话,很多人还喜欢把蛋壳扣在花盆里。

馒头和包子的面,没有现在这么白。《编辑部的故事》里,《水淹七军》英子吃的馒头,《小保姆》马晓晴吃的肉包子,都是黄不拉叽的,这还是北京的供应水平。(和面要用食用碱来中和酵母发酵的酸味,碱放多了会发黄,放少了会发酸)

桃和苹果的个头没有现在这么大,苹果的话一般是国光苹果,没有红富士。西瓜一般是整个买(没有保鲜膜),挑西瓜一般是拍瓜听音,选好后可以让摊主切个三角口,如果不熟可以不要。

家庭和办公室布置,挂历基本上是必备品。一般是外国风光,明星大美人,齐白石,山水国画之类。

80 年代城市小孩零食有糖果(大白兔奶糖,金丝猴奶糖,酸三色,黄油球,大虾酥,高粱饴),山楂片,果丹皮,泡泡糖,烤鱼片,小袋无花果等等。80 年代前期最常见的泡泡糖是长条形红黄蓝道包装纸,80 年代末有了大大泡泡糖。巧克力最常见的是国产的散装巧克力,半椭圆形。也有金币巧克力和酒心巧克力。90 年代初德芙(玛氏集团的品牌)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味道出现了断层式的飞跃,可以说是划时代的产品。

果珍,雀巢咖啡,雀巢伴侣,是比较高档的饮料。最受欢迎的是大玻璃瓶子,出租司机或者坐办公室的会用瓶子泡茶,还用塑料绳编织瓶套。

可乐是玻璃瓶的。健力宝应该算是最早全国铺开的易拉罐饮料。

青岛有袋拎的散装啤酒,北京有不少胡同商店也有散装啤酒,可以自己拎着保温瓶去打。很多人家有玻璃把的扎啤杯子,当刷牙漱口杯用。

买糕点(桃酥、萨其马、酥皮,牛舌饼等),买茶叶,零售包装用马粪纸(一种比较粗的纸),手艺好的师傅会给包得四角见方,用纸绳捆扎好,上面有时候还会盖一张红色或粉红色的方纸。

尼龙网兜是出门买东西常用品。

家里一般会在桌子上或者五斗橱上摆一个搪瓷盘子,中间是长颈大肚的水瓶,里面盛着凉开水,周围一圈玻璃杯。

电视、洗衣机、缝纫机、自行车是家庭大件,冰箱属于高档奢侈品,空调和私家电话更高档。不少人家会用金丝绒、天鹅绒、白蕾丝花边之类做罩子,把电视机盖上。有的电视机罩右下角还会绣金鱼或者牡丹。

北京上海等城市的胡同、大院、里弄有传呼电话,就是有老头老太太值守,有人打电话过来说找某某某,老头老太太人力去喊。远距离沟通是打长途电话和电报、电报挂号。最主要的还是写信。
80 年代机器分拣全面普及之前,寄信人可以自制信封,牛皮纸信封、白纸信封都行,只要结实不容易破就可以。忘了是在颁布邮政法还是普及邮政编码之后,总之在某一个时间点之后就得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信封了。往国外寄信要买航空信封,左下角印的是法文 Par avion(80 年代中国护照上也是英法两种外文,后来改版去掉了法文)。普通平信异地 8 分钱,本地 4 分钱。邮票上面字样是中国人民邮政。1992 年以后改为 “中国邮政 CHINA”。

插座一般是黑色圆形的,很多人家是拧在木板上。插孔是两个圆孔(类似于欧标 C 型。苏联也是类似插座)。如今国内插座,三孔插座用的是 I 型插孔,跟澳大利亚、阿根廷类似。双孔插座用的是 A 型(美日)C 型(欧洲)通用插孔。

在外面饭馆吃饭一般不用粮票了。但城市户口还是要有粮本,有粮油关系。每月的粮食定量大概是小几十斤吧。

物价分平价(计划经济供应)和议价(市场价)两种。议价米面粮油,议价水果蔬菜等等。

路边修车摊很多。还有修皮鞋的。流动小贩有弹棉花的,打家具的,磨剪子戗菜刀的,蹦爆米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