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上市首日暴涨后险破发:年度最火 IPO 之一,网约车江湖 9 年恩怨等来结局

1

创立 9 年的滴滴出行终于上市了!美国时间 6 月 30 日,滴滴出行以 16.65 美金/股的价格在美国纳斯达克开市交易,这个价格比之前预定的 14 美金发行价上涨约 20%。 上市股票代码为 DIDI。

按照当日最高估价计算,滴滴市值一度飙升到 800 亿美金。根据 PitchBook 的数据,上一轮融资时,滴滴的最近一次估值为 620 亿美金。

不过,公开交易后,滴滴股价出现大幅度跳水。截至当日美股收盘,其股价重新跌落到 14 美金附近,一度甚至有破发风险。但尽管如此,这次上市仍无疑是 2021 年度最火热 IPO 之一。

根据其 6 月 10 日递交的招股书看,其此次上市承销商为高盛、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和华兴资本。

值得注意的是,滴滴出行上市绝对是一场资本市场的狂欢。

根据 Investopedia 的报道,滴滴创始人程维和联合创始人柳青在上市前加起来可能仅持有不足 10% 的股份。而拼多多上市前,黄峥持股约 50% 左右;小米上市前,雷军持股 31%。此次上市更多受益的绝对是那些过去 9 年活跃在网约车江湖中的投资人。滴滴背后的投资方名单几乎涵盖了大部分你听说过的亚洲投行和科技巨头 —— 其中很多还是多年的死对头,但都在滴滴这个资本棋局中成了 “一根绳上的蚂蚱 “。

目前,滴滴全球年活跃用户为 4.93 亿,全球年活跃司机 1500 万。2021 年第一季度,滴滴中国出行拥有 1.56 亿月活用户,中国出行业务日均交易量为 2500 万次。目前滴滴在全球共 15914 名全职员工,其中研发员工 7110 名,占总人数 44.7%。

在此前的招股书中,滴滴表示此次募集的资金中,将有 30% 用于扩大中国以外国际市场的业务;30% 用于提升包括共享出行、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在内的技术能力;20% 用于推出新产品和拓展现有产品品类以持续提升用户体验;剩余部分可能用于营运资金需求和潜在的战略投资等。

连年亏损,刚刚艰难盈利

先整体说下它的运营情况 —— 简单来说,就是连年亏损,刚刚勉强盈利。

从单量和交易额来看,2020 年 3 月到 2021 年 3 月,滴滴全球平均日交易量为 4100 万单,全平台总交易额为 3410 亿元人民币。

在此前递交的招股书中,滴滴公布了收入情况。2020 年,滴滴三大业务 —— 中国出行业务、国际业务和其他业务收入分别是 1336 亿元、23 亿元和 58 亿元人民币。其中,中国出行业务和国际化业务的平台收入从 2019 年的 242 亿元人民币增长到 2020 年的 347 亿元人民币。

此外,尽管滴滴出行在全球范围内曾经一度依靠收购和战略合作、战略投资等方式和多家公司联手围追 Uber,但目前其收入超过 93% 来源于中国本土。

尽管其 2021 年第一季度实现了微盈利 —— 大约 1.96 亿人民币(约 3000 万美金)的利润,但其 2020 年亏损 106 亿人民币,2018 年亏损 109 亿美金。

实际上,共享出行领域亏损的也绝对不是滴滴出行一家,烧钱亏损是这个行业的 “潜规则”。直到上市,全球共享出行老大哥 Uber 也仍然处于连年巨额亏损的状态,不过这一亏损现状并没有很大程度上影响其上市,甚至在其上市后股价也在经历了疫情低谷后,反弹回高位。目前 Uber 市值大约为 930 亿美金,其 2020 年亏损 67 亿美金,相对比 2019 年亏损减少了大约 20%,呈向好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滴滴出行在过去 9 年的成长过程中,连续不断有大额融资注入,但其估值却没有指数级增长,反而在 2018 年一度遭遇了滑铁卢。据路透社报道,2017 年接受了软银投资的滴滴已经估值超过 500 亿美金。

无论如何,今天的 IPO 仍然是成功的,甚至可能成为 2021 年度美股最大 IPO 之一。

一场资本狂欢:融资 20 + 轮的江湖巨头恩怨

毋庸置疑的是,滴滴的上市绝对是全球资本的一场狂欢 —— 上市恐怕是资本退出的最佳方式。过去九年,滴滴可能经历了超过 20 轮融资。

谈这些资本的注入和退出不得不顺便提及下滴滴艰难的进化史,其中也掺杂着全球共享出行江湖中各巨头争斗带出的火药味。

2012 年,滴滴在中国创立,早期获得了包括来自阿里巴巴高管王刚等人提供的天使轮融资。直到 2012 年底,其获得了金沙江创投 A 轮融资,而这也是朱啸虎很自豪的一笔战绩。

2015 年,滴滴和快的打车经过烧钱大战后终于合并。

2015 年,滴滴为了干倒对手 Uber,决心投资 1 亿美元给其在美国大本营的对手 Lyft。当时连同 Uber 在全球的其他对手 ——Ola 及 GrabTaxi 也都一并投资了。2016 年,滴滴和 Lyft 更是宣布无缝衔接合作 —— 让滴滴用户在美国一键呼叫 Lyft 专车。

2016 年,苹果向滴滴出行投资 10 亿美金,成为当时融资中的最大单笔出资机构。同一年,Uber 在中国的网约车大战中败北,被滴滴出行通过换股方式收购其中国业务。交易之后,Uber 持有滴滴 5.89% 股权。 同时,滴滴向 Uber 投资 10 亿美金,占股大约 1.5%。按照 Crunchbase 目前的更新,滴滴已经成功退出对 Uber 的投资。

至此,中国网约车大战中,滴滴、快的、Uber 基本决出胜负。

2018 年滴滴出行托管了当时的小蓝单车。同一年,滴滴出行上线了自己的共享单车品牌 “青桔单车”,后来一度遭到下架处理。

2019 年,滴滴宣布其 6 年亏损 390 亿美金。之后经历了疫情低谷后,2021 年第一季度,滴滴宣布了微盈利。

无论如何,经过了 9 年的摸爬滚打,滴滴仍然是资本最钟爱的宠儿之一 —— 截至目前,其已经完成 20 余次融资,融资超过 200 亿美金。

参与投资的大股东包括软银中国、金沙江创投、苹果、阿里巴巴、丰田、腾讯、蚂蚁集团、高领资本、红杉资本。

可以说,这盘资本市场酝酿的 9 年大棋局里的各位玩家,终于等到了退出这场投资的最完美姿势 —— 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