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到这么详细的本科大学生男女比例数据,令我惊诧。在 2002 年时,本科大一新生中,女生才占 42%,到 2010 年实现了逆转,女生人数首次超过男生,到 2022 年时,女生已经占 63%,人数是男生的 1.70 倍(等于第二张图中的男女性别比 58.7%)。这个转变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
三年前我曾经研究过 985 大学的性别比,当时用的是 2018 年左右的数据。当时的结论是,总的来说 985 大学还是男多女少。现在这个结论也未必正确了,很可能是男女比例相当。而 211 大学肯定是男少女多了,而普通的一本和二本大学女生人数可能接近男生的两倍。2019 年在贵阳开会,听说贵州师范学院数学系学生中,女生占 90% 以上,而北大数学系的女生才占 20%。
再看各个省的男女性别比,只是 5 个省市,京津沪江苏以及情况特殊的西藏,男生人数是女生的 80% 以上,还有 3 个省在 70% 以上,黑龙江、辽宁和安徽。最低的是云南,只有 22%,其次是广西为 36%。在 50% 以下的还有内蒙、河南、山东、重庆和贵州 5 个省份。总的感觉是,经济发达(包括曾经很发达的东三省)的省份,上本科的性别比相差不大,而经济发展落后并且出生时男女性别比高的地区,女生的表现更加突出。从过去的经验来看,落后地区对女性的歧视更加严重,是否受到社会歧视的女生读书反而更加用功了?
在中国,很多重要的社会问题都没有人研究或者不让研究。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么快这么大的大学生性别比变化?我猜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男生上中学时读书没有女生专心,经常被网络和电子游戏等多种活动所分心,二是高考题目太简单了,八十年代经常只有万之一的考生能考 90 分以上(高考总分换算为百分制),现在 1% 到 3% 的学生能考 90 分以上,这对细心的女生更加有利。另外理科生可以选择不考物理化学也对女生有利。在全国水平的中学生奥数和理化竞赛中,男生仍然占绝对优势。当然,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可能还有各种想不到的原因。目前美国大学生中,也是女强男弱,但不像中国这么明显。
2022 年的大学考生是 2004 年出生的,当年出生了 1700 万人,男女性别比约为 117 比 100。在 100 个这年出生的小孩中,有 54 个男生和 46 个女生,有 27 人考上了本科,其中女生 17 人男生 10 人,女生大学本科普及率为 36%,是男生普及率 18% 的两倍。另外还有 27 人考上了专科(女生可能也略多于男生)。因为中国的传统观念,女生很少愿意嫁给学历比自己低的男生(除非其他条件很突出)。在 17 个考上本科的女生中,我估计有 6 人不会结婚,其他 29 个女生中,估计有 4 人因为各种原因也不结婚,所以 46 个女生中只有 36 个女生结婚,对应的 54 个男生中,会有 18 人无法结婚,占比正好 1/3,而在农村地区,这个比例将上升到 50% 到 70%,越贫穷的地区,比例越高,因为女生外出上学或者打工,会嫁到外地。这么多的年轻未婚男性,会增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既使结婚的女生,未来平圴生育 1.3 个小孩就不错了,因为有选择不生育的和无法生育的。所以 2004 年前后出生的一零后这一代,妇女总和生育率很难超过 1.0。未来中国人口的老化速度将明显超过日本,而东三省将超过韩国。
@理白君: 这个问题我的解释不同,越穷的地方男性越早出来打工而已,你看相对发达的省份差距就很小,原因在于那些地方的家庭对男性赚钱没有那么迫切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