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走出广西农村,我走出国门,每一代人的突破改变了家庭的未来

13 年前,22 岁的我从广州白云机场起飞,准备飞往澳大利亚。

当时北半球是夏天,相当炎热。我的很多朋友都来机场送行,他们一个个的都围在我身边,说着祝我顺利、早日回归等等告别的话。飞机抵达墨尔本,一出机舱门,迎接我的是墨尔本晴朗的冬季。那是凌晨时分,天空是墨蓝色的,空气极为清新和冰冷,一股打开了冰箱门一般的冷气朝我袭来。

我至今记得那一刻涌到心头的感觉:就这样了吗?就这样,我从北半球来到南半球,降落在一个陌生的国家。那一年,是我第一次出国。那时候我还不知道,人生就此改变。

1

广州出发,同学们来机场送行。中间红衣女子是我。

那一刻我没有想到,一个在中国西南地区的 18 线小县城出生的孩子,真的有机会在世界各地生活。

我叫小凤凰(化名),80 后。我出生在广西北部一个 18 线小县城宜州,传说中刘三姐的故乡。

宜州这个地方,距离隔壁柳州市大约还有一个半小时的车程。三岁以前,我和爷爷奶奶生活在比十八线更十八线的小镇德胜。而我的父母,出生在比德胜更偏僻落后的龙头乡。
父母走出广西农村,我走出国门,每一代人的突破改变了家庭的未来

1 岁多,在老家广西金城江幼儿园的合照,第一排左四唯一抱着小娃娃的小女孩是我。

走出去就意味着一切。

1977 年恢复高考,我爸是恢复之后第一届高考生。第一年他雄心壮志,报考北京大学中文系。结果落榜了,据说就那么几分之差,我爸与北大失之交臂。第二年,我爸继续考大学。他弃文从理,转投理科。那一年,我爸考取了广西的一所科技大学,是家族里的第一个大学生。

因为上了大学,学了理科,毕业之后,我爸顺利成章进了工厂,走上工程师的岗位。

这可以说是我爸以一己之力,用知识改变命运,实现了家族的第一次飞跃。虽然说不上从此飞黄腾达,但在那个年代,这份大学学位证带我父亲走出了新的人生可能性。

那时候广西太穷,大家都想着出去,去广东。在爸妈眼里,这就是一代广西人的记忆,太普遍了。
父母走出广西农村,我走出国门,每一代人的突破改变了家庭的未来

80 年代,我父母带着还是个小宝宝的我游览长江。

1988 年,我爸得到一个 “去广东” 的机会。因为他的学历背景、工作经验都不错,有几家广东的单位都愿意接收他。但这时候却出现了点棘手的问题 —— 老东家不肯放人。档案调不了,我爸就走不了。当时要工作调动,首先原单位得愿意放手,才能把档案移交到新的单位。

我那时才 3 岁,只记得妈妈背着我,不断地去找我爸单位的领导求情,希望领导能放手,让我们一家去广东生活。看到我妈妈这么辛苦,才两岁的我,就对妈妈说:“长大了我一定要当厂长!”

最后,我爸如愿带着我们一家搬到广东工作、生活。离开广西,来到广东佛山,是改变我们家非常非常大的一件事。

八九十年代,正值广东经济腾飞的时刻,改革开放首先从这里起步。我记得小时候总有各式各样的大人来家里,爸妈的亲戚、朋友、同学、校友…… 等等,常常很热闹。
父母走出广西农村,我走出国门,每一代人的突破改变了家庭的未来

6 岁时,我们一家在广州的公园里游玩。

在广东没几年,有人告诉我爸,有机会可以去澳大利亚。当时,我爸几乎一切都已经准备妥当了,准备好钱、办理好手续,但就在临出发的时候,爸爸忽然犹豫了。

在家里,我们很少聊这些家庭往事,只是偶尔听父辈们聊天谈起过。我猜,那时候我爸心底也许掠过了一丝害怕或彷徨,也许是因为三十出头的年纪,有老婆和女儿,不想太动荡,也许是考虑到了陌生的国家陌生的语言,难以快速适应,也许…… 总之,他推掉了去澳洲的机会。
父母走出广西农村,我走出国门,每一代人的突破改变了家庭的未来

90 年代,在海南游玩,这是我第一次坐飞机去度假,以前都是坐火车或者大巴。

我爸和我当然都不会想到,他的女儿未来会在澳洲学习、工作,甚至结了婚、生了孩子。

我们家只有我一个孩子,他们尽自己所能,给我提供最好的教育资源。我爸妈也从不干涉我的任何决定,他们总认为你走得越远说明你越有本事,什么事都让我自己去试自己去闯。

他们从来没有想女儿要留在边养老,把女儿拴住。甚至规划养老,他们都是奔着自力更生的念头。他们从小教育我:你认为什么是适合自己的、对自己最好的方式,那就用那个方式生活吧!别的不用管。

我父母的理念影响我至今。
父母走出广西农村,我走出国门,每一代人的突破改变了家庭的未来

初中时在学校里。画面好朦胧当时好懵懂。

我上初中时,《哈佛女孩刘亦婷》这本书特别火。我也看了,当时特别想去美国,想出国的种子就是那个时候埋下的。

2003 年,我考上了北京的大学,从广东去了北京。也没有什么别的想法,就觉得是时候离开了,要出去闯一闯。

大学毕业后,我选择了出国。这件事是改变我人生轨迹最大的一个决定。大学三年级那会,我身边的很多朋友原来都想着出国去,也都在准备中。于是,我就和他们一起学托福、学雅思,一起聊一聊要去哪个国家。
父母走出广西农村,我走出国门,每一代人的突破改变了家庭的未来

在北京读大学期间在外游玩。

澳大利亚相对而言比较容易移民,是当年热门留学目的地。实际上我也没想好要不要移民。如果去英国,或者其他移民机会很低的国家,读完书毕了业几乎都得回国,没有别的选择。如果去澳大利亚,那么 “留下来” 也有可能。

我希望能给自己多一些机会,移不移民,回不回国到时候都可以选择,所以决定申请澳大利亚的大学。

我和父母提出了这个想法,他们马上就说:“行!没问题。” 一如既往地高度支持我的决定。我甚至感觉他们很开心我有这个想法 —— 我也许能走得比他们更远。当然我们也不是大富大贵的家庭,跟父母提出要留学时,我已经做好了打工补贴生活费的准备,尽可能减少父母的压力。

我身边在做出国准备的朋友,绝大部分是金融相关专业的同学,而我学的是编辑出版,理论上没有出国的专业优势。考雅思、填申请材料、递交申请的同时,我还去面试好几家公司。快毕业时,我已经拿到了几家公司的 offer。

出去,或者不出去,好像都可以。但是如果出国,就会有更大的不确定性,相对来讲更困难点。

我这个人做人的理论就是,两件事摆在我面前,一个简单一个难,通常我都会选更困难的那一个。难一点的,通常代表着结果会更好一点。

有一个说法是在澳大利亚的华人,95% 都学会计。会计、IT,或者理发、护理,这些偏技术类的行业,当时都属于移民专业。

我身边学会计的那些中国同学,只要雅思考过 7 分,基本上就可以拿到永久居民身份。但我在选择专业时,以自己的兴趣爱好为主,不考虑移民问题。最后由于专业不对口,毕业之后不能立刻得到永居。

留下来很难,但好在根据政策,我硕士研究生毕业之后还有一年半时间可以无条件留在澳洲找工作。

另外一个比较关键的事情是在澳洲读书让我遇见了我先生,找对了人结婚。
父母走出广西农村,我走出国门,每一代人的突破改变了家庭的未来

在悉尼的某一个海边,我和先生拍了结婚照。

我们都在墨尔本读书,他比我早半年毕业。我先生毕业后找到的第一份工作要去悉尼。于是,我们从墨尔本搬家到了悉尼,我开始疯狂寻找悉尼的工作机会。

在澳大利亚找工作是非常焦虑的。首先,身份是一个难题。我的 “临时居民” 身份,让我几乎与所有大公司无缘。而一旦我没有在一年半时限内找到稳定的工作,不要说成为永居困难,连能不能留在澳洲都难说。另外,身边非常多金融界人士,受到耳濡目染,我一心想进银行,而现实是几乎没有银行会想要我,他们的招聘要求都写得非常明确,应聘人的身份必须是永居。

我找了很久,真的是超努力,最后才找到了一家银行愿意要我这样的 “临时居民”。

其实在国外找工作很流行推荐,这跟国内托人找关系的概念不太一样。如果有朋友推荐,公司至少会给你一次电话面试的机会,简历就会被看到,找到工作的几率大很多。

我只能用最传统的办法,疯狂地看招聘网站,刷招聘信息。

我找工作很疯狂,给自己的压力非常大,每天早上 8 点钟不到就自然醒了,一醒就焦虑,立刻趴在桌上开始找工作,翻烂了招聘网站,各种检索和修改简历,结束时通常就晚上五六点钟。连续几个礼拜都是这样的状态。

出租屋的墙上被我贴满了 A4 纸。我把所有面试可能会问到的问题,都手抄下来,再相应写上自己的答案。通读、默背,贴在墙上,无数次地模拟电话面试。只要有公司给我打电话,我一眼就能扫到那些准备了千百遍的回答,几乎都可以直接脱口而出。

终于,发现了这家银行,更关键的是,他们的招聘要求并没标 “必须是澳洲永久居民”。我赶紧投了简历。终于等到那天,银行的电话打来了。
父母走出广西农村,我走出国门,每一代人的突破改变了家庭的未来

在澳洲的第一份工作,入职培训时和同事们的合影,右三是我。

面试顺利,但又碰上了个不太巧的事。我申请的这个职位,分行经理刚刚辞职离任,接下来两周后才可能有新经理上任。HR 告诉我电话面试通过了,但得先等一等,等新的领导上任再面试一轮。

工作好不容易有点戏了,我当然要抓住不放。在等待的两周里,我度日如年,隔两天拨过去就问问 HR。到后来 HR 可能都被我催害怕了。平时电话总是秒接,后来看到我的电话都不敢接了。

熬过这两周,终于新经理上任。结果不错,面试很顺利,领导当场就和我握手,给我发口头聘书,还把我的职位提高一档。
父母走出广西农村,我走出国门,每一代人的突破改变了家庭的未来

公司窗外,可以望见悉尼歌剧院。

那家公司属于澳大利亚最大的银行集团,世界 500 强企业。我印象很深,当时新入职二十几个人在新人培训时闲聊,我才发现,其他所有人都是经介绍进去的,只有我是靠投简历进去的。

入职后,我又跟 HR 谈起:“你当时怎么会想要我?我没有永居,通常简历关就过不了,被刷走了。HR 跟我说,“你真是我见过最执着的人!当时我感觉你绝对是个销售的好苗子。学历经验也 OK,英文也很不错。当然是很合适的候选人。”

虽然我不是金融相关专业,但我的优势是我做过非常多的兼职。在墨尔本读硕那会儿,我一个假期兼职打了三份工,比较累,但非常锻炼,绝大多数都是需要与人沟通的工作。在北京读本科时,我也出去实习,做电视台记者、中学的英语老师,都得不断动嘴皮子。再加上我有在中国、马来西亚、澳洲,横跨亚太地区的学习、工作、生活经验,即使没有 “销售” 岗位的经验,可能也已经能说明我的能力了。

公司当时刚刚在澳大利亚崛起,开始扩张,广招人才,也很有野心。我得以用我的实力、口才证明了自己,而对公司来说,也许也是跟岗位适配的能力更重要,实力比一纸 “永居” 珍贵得多。

在我眼里,澳洲资源丰富,非常适合人类居住,哪怕是一个平凡人,你也能在这里生活得非常好。而我习惯了游历不同的地方,每隔几年就想有改变。

2016 年,因为先生的工作调动,我们一家三口搬到美国生活,一待就是两三年。
父母走出广西农村,我走出国门,每一代人的突破改变了家庭的未来

2017 年,从我们纽约的住处向外望去,高楼林立。

当时我们住在曼哈顿,是纽约乃至世界最繁华的金融中心。刚刚到纽约的时候,我满眼看到的都是高楼大厦。抬眼往上望,和电影一模一样,低头往地下一看,地面好脏,乞丐好多。

美国的文化输出很厉害,大家都看美国制作的电影、音乐等等,看美国政治,所以对美国其实大家都非常熟悉。
父母走出广西农村,我走出国门,每一代人的突破改变了家庭的未来

依旧是纽约,到了晚上,灯火通明。

纽约繁华、拥挤,贫富差距特别大;澳大利亚舒适、闲散,十分宜居。我和我先生都从中国到澳洲、澳洲到美国,我们发现这些地方每一个都有它自己的美和特点,没有哪个好那个坏,就是特点很不一样。

我本人是特别喜欢经历各种各样不同的东西、认识不同的人。每个国家,每个地方之间细小的差异,都会让我觉得非常兴奋。
父母走出广西农村,我走出国门,每一代人的突破改变了家庭的未来

2018 年,我,儿子和先生在加拿大旅行。

后来综合考虑了一下就业,资产配置,孩子读书等情况,我们又回到了澳大利亚。但也没打算就此停下脚步。

前两天,我跟先生还在讨论接下来要去哪个国家生活。他想去英国,我呢,想去日本或者韩国。先生做金融市场,去过纽约自然就想去伦敦,几大金融中心都想挨个儿领略一下。

我好奇每个地区的不同,想要看到文化差异,想要去学习别人好的地方。比如日韩都是亚洲国家,和中国有近似的文化渊源,但整体又很不一样。
父母走出广西农村,我走出国门,每一代人的突破改变了家庭的未来

2020 年 1 月,我和先生带着儿子在新西兰游玩。儿子 7 岁,目前为止他已经去过超过 20 个国家和城市了。

我们家的改变,每一步都离不开上一代人的积累和突破。

我比我爸幸运。他们努力、奋斗,给我提供好的教育,支持我留学,给我做出改变的勇气和基础,因此我也显得好像更有冒险精神一点。我走出了国门,让儿子从小有更广阔的视野。

也许想象自己要换个完全不一样的环境,似乎是很难的,一切无从下手。但我现在发现,换个国家,举家搬迁,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一点点去找目标去准备,还是不难操作的。我和先生每次畅想、计划未来,都落到非常非常细节的问题:签证那么弄?工作怎么找?这边的房产怎么处理?孩子的学校怎么申请?等等诸如此类的琐事。把能想到的困难都标注下来,一个个攻克,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
父母走出广西农村,我走出国门,每一代人的突破改变了家庭的未来

2020 年初,我父母来和我们团聚,一起在新西兰度假。

我并不觉得固定的在一个学校或一个地区学习,对孩子的性格培养或者人生成长培养会有多好。通常是因为没有选择,才会待在一个地方,当你有选择的时候,你想看想学的就太多了。这对于他来讲太有意义了。我也不是很在乎小朋友的学习成绩,适应能力绝对会对他以后的人生更有用。

说不定,我儿子未来能移民火星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