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网上爬了一个很高的楼,涉及到当前社会比较常见的一个现象,年轻人受了比较好的教育以后不愿意工作。
贴主是上海人,讲了我亲戚、我朋友、我同学、我同事这四大家族里面的一男一女年轻人,背景都很好属于鸡娃的成功案例,分别毕业于某 211 高校和上海某所取分绝对高于 211 平均水平的高校。
男生家境很好,父母都是名校毕业,父亲收入很高,母亲很多前年辞职专职鸡娃,后来也一直没工作。男生毕业后就一直不工作,理由是家里没有能力安排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好工作,一个月赚几千块钱还不够累的。
父母逼急了就说反正家里有几套房子,随便给一套卖了也有几百万,然后去个环境好的三线城市不结婚足够玩一辈子。我琢磨着潜台词应该是以后这几套房子都是我的,隔 20 年卖一套足够潇洒过一辈子。
女生家境也不错,父母体制内,母亲工作很轻松。女生也断断续续工作过几次,但都觉得每月赚这点钱还要在职场勾心斗角不值当。借口考公、考研就在家里待了几年,日常就是复习、刷剧、遛狗、健身。目标就是找一个和母亲一样的轻松工作,否则宁愿在家待着。
后面回帖众多,大部分都是说我身边也有这样的孩子。学历之类都不错,就是不去工作… 其中有一部分是因为心理上有抑郁症之类,大部分就是单纯的觉得待家里更舒服,工作性价比太低。
之前还看过个帖子,情况也差不多,只不过小孩对生活品质还有点要求,经常吵着要买上千块钱的球鞋。爹有时候会偷偷穿儿子的鞋,当妈的问你这是干嘛,爹说感受下上千块钱的鞋是什么感觉。
以上共同点 1:家里条件都还行,养得起。
吃住都在家里等于没开销,衣服反正也不求高档,父母愿意的话给配辆车、否则出门就是地铁公交。父母每月给点,自己偶尔也找机会赚点,每月也有几千块钱零花,吃吃玩玩足够。
共同点 2:家里至少有 1 套房,有的还有几套。
小孩嘴上不说,其实内心都认为房子一卖就够自己浪一辈子。
从投资角度看,家里养得起属于短期现金流充沛,房子能卖属于长期资产变现能力强。
如果小孩算一家公司的话,啃老行为意味着只出不进长期亏损。但相对盈亏而言,投资中更看重现金流,只要现金流一直不断仍然是一项好资产。
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赚钱能力不错,但买了很贵的房子,借钱付了首付、每月拼劲全力还按揭,那就类似于每年账面上盈利但永远负现金流的公司,属于那种没法给高估值的资产。
最近几年有个很流行的词叫做 F.I.R.E,我翻译成经济适用型财务自由。简单来说就是年轻时候赚一笔钱然后早早退休,简单理财、节俭着过日子,舒适而自由。
呃,云南有个地方叫做个旧,号称国内 F.I.R.E 界的天堂。四季如春、环境优美、房价几万一套、物价低廉,还有好几家三甲医院。有人还专门比较过鹤岗和个旧,最大区别是鹤岗太冷每年要花几千块钱取暖费,冬天出门活动也很不方便,而个旧四季如春啊,高兴了去东南亚玩一圈性价比也很高。
从道德上讲,F.I.R.E 是上半辈子赚钱下半辈子花,啃老则是父母赚钱小孩花,所以前者很容易获得支持,而后者通常被批评。
但纯从财务思路上讲,两者本质来看都是在一段很长的时间内用资产换现金流、用现金流换自由,核心要点都是在过完一辈子之前现金流不能断…
我的看法就是搞钱和消费这两件事永远是平衡的。
要么你自己搞钱自己消费,在自己身上实现平衡。
要么就是你搞钱小孩来消费,在代际之间实现平衡。
当然这条链还可以更长一点,几代人都在搞钱,然后几代人消费,最后实现平衡。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这个世界如果大家都只想搞钱、不想消费,最后就是经济危机。
如果都只想消费、不想搞钱,那最终金山也会吃空。很多穷国就是这样。
所以啃老这事从道德上看是败家子,但经济上的作用则是平衡了搞钱和消费两件事,把父辈搞来的资产重新变成现金投入社会循环。
又符合道德又符合经济规律的做法则当然是自己赚钱自己花。
近期因为疫情好多北京人出不去,就在近郊找个宾馆住下做亲子旅行。价格很贵得两三千,家长为了娃买单很豪爽。
但同样是这些家长,往往平时为自己买个几百块钱的小东西都算半天性价比,最后的结论也通常是不买算了。
(⊙o⊙)…
总之这很不价投啊,相当于人为扭曲了供需关系,在流动性分配上无限倾向于娃这一方,也算是为娃啃老做好了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