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 35 岁,打工时的同龄人都去哪里了?答案是: everywhere。
昨天有个 36 岁朋友刚被离职,面临 3 个选项:被动创业、深圳再找个工作、回老家。
问我什么意见?我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按照再年轻几岁时热血的我,大概率会给出创业的建议,但现在不会给了,因为给了也白给,路是自己走的,每个人情况不同,选择也没有对错,哪怕回老家也不是什么所谓失败。
我离职时候 30 出头,跟我一起入职的那帮人也都 30+40 出头了,那他们都在干啥呢?如果离职了,去哪里了?过得好么?
人过了 35,且不是说社会上赤裸裸的年龄歧视,就拿当前的氛围来说,动辄就是 996 的工作强度,以 35 岁之后每况愈下的身体状况,有几个人能吃得消,只怕是有命挣钱无命消受。而那些以为混到管理层就安全了的想法,也真够幼稚的了:底下的兄弟都 996 了,你好意思让兄弟们在前面拼命,你一个人回家老婆孩子热炕头?
所以说 “中年危机” 的局怎么破?从个人来说很难,因为这本质上是一个社会问题,有以下建议:
1. 35 岁之前尽量进入一个温和的公司,避免盲目的跳槽。过了 30 岁,就要收敛下性格,不要一言不和就跳槽。我们都知道人年老了要靠养老金生活,其实年轻的时候,工龄也是一个巨大的积累。35 + 的暴躁男一言不合就跳槽的,但大部分的境况越跳越不如前:新公司、新人、新环境,每日战战兢兢,日夜加班,可谓疲惫不堪。甚至你一个中年油腻男,连中午吃饭年轻人都不愿意带你。
2. 转行。码农可以转行做专业培训师,继续深耕 it 领域,也可以转做企业咨询等。像我似的,直接转到会计服务业,隔了十万八千里,还是很少的 [允悲]。
3. 主动降低生活的期望。“中年危机” 是个病,但病因是什么?你问问那些挣扎在社会底层的人(例如建筑工人,售货员,保安),问问他们有没有中年危机,估计人都会笑你矫情,生活对他们从来就没有轻松过。
原来你给孩子报辅导班,现在失业了,上不起辅导班了,那就不上了呗,或者自己辅导(反正有的是时间),谁也没说只有上辅导班的孩子才会出息(教育要是这么简单那就太好了)。
父母病了,原来吃的是进口药,现在吃不起了,那就吃基本医保药就好了。看看你的周围,也没见隔壁的有钱人就比咱普通老百姓健康多少,快乐多少。
所以说,在这世界上,如果解决了基本衣食住行,再往上的喜怒哀乐真的不是和钱成线性关系,更多在于对生活的态度!
4. 和生命和解。其实那些遭遇 “中年危机” 的人,从另一个角度看你可以感到骄傲,毕竟只有曾经拥有过,才有所谓的失去,才有所谓的危机,从未得到,何谈失去?
“中年危机” 为什么在 it 业特别能成为一个话题,而很少听传统行业嚷嚷所谓的 “中年危机”,因为传统行业的很多人从走上社会的那天起,危机(青年危机)就扑面而来。从毕业到中年都挣着卑微的薪水,生活从来就没有给过其希望,如果一定要说危机,那么这一生都是在危机中度过。(说白了就是矫情 [哈哈][哈哈])(部分片段节选自某乎:沈世钧,一位 40 岁的 it 工作者,写的超赞,2019 年我发的,现在回头看,依旧非常适用)。
总跳槽,并不是什么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