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的 100 万,现在值多少

周四的时候被粉丝批评了。

我当时说起一个故事:一位普通人,在 2008 年时拿了 200 万买基金。

然后粉丝说 ——

2008 年就能拿百万出来的人,绝对不普通了。

我后来想,确实不普通了。

image

这里也诞生一个新的问题。

大家有没有想过,十年前手头上有 100 万,现在值多少钱?

这个有法子估算吗?

我觉得这是一个主观感受的事,你无论说哪个数字,都有人不认同。

每个人的感受就是不一样的。

但如果一定要探讨。

我觉得,有两种法子可以估算一下的。

一种是物价方法

比如十年前你买一把小青菜要 1 块钱,现在要 2 块钱。

那之前的 100 万到现在,从物价感受来说就等于是 50 万。

官方有直接衡量物价的评估方法,就是 CPI;我查了下过去十年 CPI,主要在 2-5% 之间波动。

如果我取 3%,相当于每一年,100 万的购买力都削弱 3%。

那十年下来就变成了 73 万左右。

从消费的角度来讲,原来 100 万缩水成了 73 万。

可能很多人的感受并不是这样。

很多人觉得,我感觉钱贬值的更明显啊。

像我之前买一盒豆腐,前年买才 1 块钱,现在就涨到了 2 块钱。才两年就涨了一倍。

怎么才一年 3%。

嗯。。。

首先,这个 CPI 是国家统计局的数据。

其次,它是一篮子商品价格,它统计的样本范围具有广泛性。比如蛋呀,肉呀,房租呀...

可能并不是你日常高频消费的那几样。

和你的生活感受有差异性。

很多人会说。

还是不对。

你看看十年前房价多少,现在房价多少。

房价这么猛。

十年前的 100 万,现在绝对不值 73 万了。

我们前面说的,更偏消费的视角;

更偏日常老百姓生活中的感受。普通老百姓的钱,大多用在了吃穿消费上面。

但对于有资产的人来说,不是这样的。

有资产的人,关注的是资产升值的速度。

这里要说第二种视角。

货币膨胀视角。

也就是过去几年,货币增加了多少。这样,可以更好地描述财富变化。

十年前,货币供应量是 85 万亿(M2 口径)

到十年后的 2020 年结束时,这一数据是 219 万亿。

也就是说每年的货币,会多 10%。

过去十年,如果你想财富地位不滑坡,那你最好能有 10% 的年化理财收益率。

当然。接下来十年,货币增长速度会下降。

而就财富地位而言 ——

十年前的 100 万,它现在的含金量变成了 39 万左右。图片

现在的百万,和十年前的百万简直是没法比的。

ps.

两种评估标准。

不一定符合你的感受,大家就当看着玩。

还是那句话。

每个人的感受是主观的,不一致的。

你觉得甜豆腐脑好吃,我觉得咸豆腐脑才好吃。

我自己的话,因为我是主谈理财、资产升值,我会更喜欢从第二个角度看问题。

且,我觉得它符合我自己内心标准。

第二个用货币膨胀的视角作分析,会有人抠专业知识。

比如:

虽然货币增长了,但经济也会增长,经济大蛋糕变大了。得用 M2 增速 - GDP 增速,才能探讨资产贬值速度。

那用 CPI 数据,也就是文章中的第一种评估法,就接近这个结论了。

但谈到资产,更多人在意的是 —— 自己在社会中的财富地位是怎样,在意的是自己的社会地位不滑坡。

那不如直接用 m2 货币增速来评估,更符合感知。

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