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提名的新势力御三家里,没有小鹏

作为理想汽车的第一大股东,在 10 月 1 日新造车交付量公布首日,美团联合创始人王兴在社交媒体评论称,中国高端车市场的领导者要从 BBA 变成 “理蔚华” 了。

王兴的这个定调究竟是带节奏,还是?

看不上小鹏

1

虽然没有亲自下场造车,但是作为投资人,王兴对汽车圈有过不少 “著名言论”,我们不妨来回忆一下。

2020 年初,新势力们尚没有从资本的泥沼中完全爬出时,王兴就对未来中国汽车市场格局给出了一个 “3+3+3+3” 式判断。也就是 “3 家央企 —— 一汽东风长安,3 家地方国企 —— 上汽广汽北汽,3 家民企 —— 吉利长城比亚迪,3 家新势力 —— 理想蔚来小鹏”。

要知道,当时的理想刚刚开始新车交付,蔚来、小鹏上一年的交付量一个刚刚过 2 万辆,一个不过 1.66 万辆,理想那时的单月交付水平尚不足以与蔚来、小鹏相提并论,刚刚领投了理想汽车 C 轮融资的王兴,无疑是在给理想打气。

2019 年威马的年销量超过小鹏,所以王兴的判断引起了威马创始人沈晖的不适,甚至在微博上公开喊话王兴想打个赌,称未来剩下的三家新势力里一定有威马。

不到三年的时间,交付量带来了新一轮格局变化,截至 9 月交付量公布,新造车今年完成三个季度的交付量,从现有局面看,“蔚小理” 交付三强的局面已经被正式打破,当初不服的威马也远远掉队。

所以,当初王兴不带威马,还是展现出了精准的判断力的。

而这一次,还是三家,小鹏出局,“蔚小理” 变 “理蔚华”,王兴说的到底对不对?

小鹏略有下滑,问界持续过万

对于还处于市场上升期中的造车新势力,单月表现看环比,整体表现看同比,最能反应这个品牌今年以来的市场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9 月,小鹏环比交付量出现负增长,并且单月交付量还跌出万辆行列。而支柱车型小鹏 P7 9 月交付量也下滑至 4634 辆。接来下就要看小鹏 G9 和 P7 改款的表现了。

2

与此同时,从今年 3 月份开始正式交付的 AITO 问界,从 8 月开始,月交付量也保持过万,在 9 月单月交付上超过小鹏,与蔚来的差距也正在缩小。

稳定的单月交付过万,并且在都有新车型交付的情况下持续增长,无疑是判断眼下新造车势力市场格局的一个重要指标。

这一点上,理想似乎能挺一挺腰杆。

从 9 月销量来看,刚刚进入一个月交付周期的理想 L9 就实现了超过 1 万辆的交付,理想汽车联合创始人兼总裁沈亚楠则称,这是起售价超 40 万以上的中国品牌车型第一次实现单月交付破万。与此同时,理想 ONE 几乎也以最快速度即将退出市场,9 月的交付量仅为 1000 辆出头。

新造车的产品迭代规律虽然让人看不懂,但是他们对高端市场的野心却确确实实写在了脸上。

新势力确实在拉下 BBA

回到王兴的判断,如今的新势力已经走过了 “活下来” 的阶段,而进入高端市场厮杀的新阶段。

在 30 万 - 40 万区间市场,已经成了理想、蔚来的主要竞争区间,也有问界、小鹏随后杀入,这几个品牌的新车型都在持续向高端车型市场布局,相比之下,小鹏在 30 万 - 40 万区间还仅仅只有 G9 一款车型,单从产品结构来看,小鹏就已经显得弱了。

另一方面,BBA 今年市场失守形势尤为明显。

乘联会 1-8 月数据显示,BBA 在豪华 SUV 市场,包括奔驰 GLC、宝马 X3、奥迪 Q5 今年销量均出现同比 29%、41%、33% 的下滑,而奔驰 GLB、宝马 X1、奥迪 Q3 的下滑也分别达到 33%、64%、47%。

3

BBA 在豪华轿车市场同样不能幸免。除了宝马 5 系今年只有 1% 的微降,在主力 C 级轿车市场,奔驰 E 级、奥迪 A6 的下滑达到了 20%、47%。

4

虽然购置税减半政策的拉动下,豪华车市场开始出现回暖,但是在今年豪华车市场需求不振的前提下,新造车在豪华车市场表现出的爆发力,BBA 的市场震荡形成鲜明对比。

其实,新造车肯定卷不动库里南,但是对 BBA 的打击却是真实存在的。从销量数据可以判断出,单一车型月销过万,就已经对 BBA 的单一车型造成绝对打击,如果多款车型同时月销过万,那就足以令 BBA 颤抖。撼动 BBA,肯定要用数据说话。

如王兴所说,在中国豪华车市场最具品牌号召力的 BBA,一直保持着绝对领导地位。直到现在,GLC、宝马 5 系这些 BBA 中的顶流车型的单月交付量还是新势力们无法追赶的存在。

同时,作为豪华车市场的一个衡量指标,在平均售价上,目前只有蔚来平均 42 万元的售价水平,与奔驰平均售价 45 万的能力相差较小,接来下理想 L9 有望冲一冲,不过 40 万台阶,对于包括问界、小鹏,以及蔚来、理想来说,还要看长期产品线的布局和表现,就如 BBA 对中国豪华车市场的优势地位一样,是整个产品体系力决定的,而在单一市场的竞争力,在短时间内仍然不足以颠覆 BBA。

所以,当小鹏只敢卷一卷平均售价只有 32 万元的奥迪时,本身也说明小鹏对于在豪华车市场的竞争,多少有些底气不足。

甚至可以说,在 30 万以上没有单月交付过万,其实都没有摸到跟 BBA 竞争的门槛。所以王兴看不上小鹏,是觉得小鹏现阶段的市场表现和品牌定位,仍然不具备一个豪华品牌应该有的综合素质。

当然,BBA 的乏力,或许正是中国新造车势力走强的信号。尤其是在 35 万以上特斯拉没有涉及的市场,这种趋势更加明显。只不过,盯上这个市场的除了新势力,还有大厂背景的新品牌们,比如极氪 001 就已经迈上了 8000 辆台阶,开始或者即将进入交付周期的 30 万 - 40 万级别新能源车型也不在少数,如果说 BBA 的对手越来越多,那么 “理蔚华” 所卷入的竞争,是不是也越来越激烈了呢?

比亚迪忙着战合资

眼下,在市场总量尚不能持续增长的情况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对燃油车市场的替代趋势已经愈加明显。

只不过,王兴老师认为可以卷死 BBA 的阵营,竟然没有比亚迪。

实话说,在中国乘用车的消费市场,主流价位段还是在十几万的价格区间。除了 BBA 受到了一些冲击,今年在新能源市场来势汹汹的比亚迪,在吃掉合资品牌份额上已经毫不留情

无论是在 A 级车市场,还是合资品牌最具优势的 B 级车市场,比亚迪的单一车型都已经超过合资品牌爆款车型的表现。

单从 8 月来看,比亚迪汉已经碾压日系雅阁、凯美瑞;比亚迪宋的销量相比荣放 RAV4、昂科威等紧凑级 SUV 主力车型,单月销量更是直接翻倍;在 A 级轿车市场,比亚迪秦与轩逸的销量已经十分接近,可以说,比亚迪对合资品牌细分市场的颠覆已经是全方位的。

通过技术路径和无法超越的产业链优势,比亚迪所打造的护城河,从今年的市场表现来看就可见一斑。更何况,在豪华车市场,比亚迪也即将成为新造车的对手。

只能说,目前这个市场阶段,中国车企已经发展出了完全不同的斗争路线。

而对于比亚迪式的逆袭,才代表着中国品牌让燃油车市场传统优势品牌真正丧失了主权,比亚迪式的成功,对于衡量未来中国豪华车市场的格局,也或许更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