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发现脉脉变了。
以前有什么大厂八卦,全都是从脉脉传出来的。
但最近画风一转,它更多成了员工吐槽失业的平台。
因为用户感受了蔓延过来的寒气,这让他们迟迟找不到工作。
小红书上的发问也类似:“北京到底有多少待业的 UI 啊?”
如果遇上静默的情况,那就更加心酸了。
还有这样的故事。
一位 37 岁的未婚女性,她在互联网企业工作了 12 年,存款 7 位数,目前失业 9 个月。
她非常焦虑,连续失眠,因为不知道该去哪座城市,该找怎么样的工作。
网友感同身受,将这则帖子讨论到了 1800 多层楼。
大家都不知道好工作去哪里了,职业前景顺遂与否,似乎全凭个人运气。
如果你待的是像美满电子这样的企业,至少离开时会体面一些。
即使没有离职,身在互联网公司的打工人也不好受。
有人被降薪,或者可能被降薪。
有人哭诉没收到工资。
像这样得不到公平待遇的情况有很多。
有人则埋怨奇怪的 KPI 绩效考核。
有人愤怒于莫名其妙的 “毕业” 形式。
无可奈何的年轻人开始盘算,接下来是去考公考编好呢,还是去国企好呢?
据说最近还兴起了一招 —— 延毕。
当然保底的答案大家都知道,那就是送外卖。
没想到,还有人想不开,跟我一样觉得做自媒体大有前途。
乐于分享信息的脉脉用户也开始分析各个工种找工作的难度系数,好让网友提前知道自己的处境。
据说比运营难找工作的是数据分析,难度系数达到了 250。
但这些遭遇很难说跟经济形势有多大关系,更可能代表了一个趋势。
简单来说,当互联网行业没有高增长前景,技术不再井喷时,行业就会走下坡路。
这段下坡路也很早就出现了。
大厂里的年轻人们开年以来便被裁员消息笼罩。
一般而言,这些信息并非空穴来风,最后坐实的也不少。
归根结底在于六个字:大厂神话终结。
只不过其中人的遭遇并不相同。
拿到一桶金的人,可以让财富规模继续扩大。
普通码农则需要考虑一个问题,路在何方。
为此,狠狠鞭策一下自己吧,不然还能鞭策谁呢?
他们每天做几套笔试题,积攒了大厂的几段实习经历,向上百家企业投递简历,得到的面试机会却不超过一只手。
感谢信倒是收获了一大堆:欢迎您继续关注我公司的招聘信息。
在这个卷得不能再卷的过程中,你永远不知道竞争对手有多强。
“科大讯飞今年加起来 600 个 hc,已经收到 23 万份简历了,研发只有 300 个左右”
“听说网易 10 个 hc 的岗位收了 10w + 简历”
“寝室三位同学,都是北大科班计算机硕士,全部有论文有实习,总计 100 场面试,累计收到 0 offer”
现在脉脉上 “0 offer” 成了一个热门话题。
乃至于一位用户不得不吐槽:
“这次再没有 offer,我将不再反思我自己,是这个环境的问题。”
可见平时他多么为世界和平着想。
更差遭遇的是 “0 面试” 的打工人,他们可能等不到驾着七彩祥云来的 HR 了。
中小企业老板的口头禅这下又可以套用在他们身上:“三条腿的蛤蟆难找,两条腿的工人可有的是。”
除非你特殊到是三条腿的人,或者是两条腿的蛤蟆。
那时候去漫威是不是比去大厂好呢?
02
与互联网的泄洪式裁员不同,制造业则在大量招人,特别是在车企。
未来汽车日报采访了李群。
他是陕西一所高校的网络工程系大四学生,去年学校秋招时,拿到了拼多多、快手的 offer。
他并没停手,一鼓作气又拿下了北汽集团品牌开发院和小鹏汽车车联网部门的实习邀请。
然而李群还是觉得自己普普通通、平平无奇。
因为他的学霸舍友,能拿到字节跳动、腾讯、京东和小鹏汽车的 offer,最后去了小鹏汽车。
学生们的偏好正发生变化,他们似乎没那么热衷于互联网了。
李群的 120 多名同学里,就有超过 20 人去车企入职。
至于李群,他的做法更惊人。
他没有奔赴互联网大厂,也没有前往北汽、小鹏汽车,而是耐心地等蔚来的春招。
“蔚来汽车研发中心在上海,我喜欢这座城市。并且,如果有了蔚来的工作经验,还可以跳槽到上汽、特斯拉等优秀车企。”
像李群这样踌躇满志的计算机系毕业生很多,他们相信车企的橄榄枝触手可及。
为什么计算机专业学生一心向往车企呢?归纳起来是这样的。
一、车企工作压力较小:
依样画葫芦就能解决车企的代码技术问题,对算法水平要求相对不高;
对非汽车专业求职者也极为友好,只要对汽车感兴趣即可。
入职了,没有经验没关系,可以培养。
二、车企更需要计算机专业学生:
智能网联人才属于稀缺资源,容易拿到多家车企的 offer;
“如果在互联网大厂拥有五年以上算法岗位的工作经验,跳槽到车企后,年薪基本上可以翻一番。”
三、在车企更有未来:
上升前景可观,35 岁中年职场危机小;
新能源汽车,比一般大厂规模还大,比如宁德时代的市值已经远超大多数互联网公司。
等等。
更重要的是薪资可观。
据 Wind 数据显示,上市动力电池概念企业,人均年薪资在 2021 年是 14.17 万元。
还有另一种没有成调查数据的说法,来自一位动力电池行业的猎头:
“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本科生,年薪可以给到 25 万。如果是硕士,保底年薪可以拿到 40 万元以上,甚至还能拿到公司期权或者股票。”
类似的报道在媒体上不计其数。
职友集则做了行业竞争力分析排名,新能源行业排到第二名,仅次于金融行业,高于互联网 / 电子商务、计算机软件。
如果你是文科生,来到车企也可以大展拳脚。
据记者了解,蔚来在去年 11 月曾招聘资深翻译专员,月薪最高达 5 万元,有 2 年国际化项目经验优先。比亚迪在今年 2 月招聘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的翻译岗,月薪最高达 1.8 万元,6 月底招聘英语翻译岗月薪最高达 3 万元,需要有一年以上汽车产品或机械设备相关的技术资料翻译经验。
这个工资比同行足足多了 2 倍(以西语翻译为例)。
既然同样是辛苦,在哪干不是干呢?
实际上,可预期的未来几年,车企里更可能涨薪,不像互联网企业在裁员。
现在中国电动车在世界上占据前二的份额,就连马斯克都不得不感叹中国电动车的厉害。
而且,车企所在的新能源等行业人才缺口大,仅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行业人才缺口就高达 103 万人。
另外,车企等硬技术行业里投资持续涌入,就业仍在持续扩大。
今年 6 月,在国内获得融资的 91 家企业中,三分之二投入了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芯片、生物医药、碳中和这五个硬技术产业。据统计,五大产业及其上下游产业可容纳超五千万人就业,且规模在持续扩大。
一件件新闻表明,车企的形势比互联网大厂要好得多,那么做了几百道题的做题家们,自然会从中选择一个更加岁月静好的地方。
脉脉的报告用言简意赅的结论表示:新能源产业人才的主要来源是 IT 互联网和制造业。
这不,大家都在求车企的内推。
因为改变世界的理由说服不了大学生了。
03
单纯讨论裁员和行业景气,不外乎是为了释放情绪。
有一种行为则可能带来更多恐慌。
很多人看到互联网企业裁员,就说中国经济要完蛋了。
他们觉得没了互联网的繁华,第一第二产业都得跟着栽大跟头。
早在 2000 年、2008 年,大规模的互联网领域裁员就发生过,并未见当时经济如何糟糕了。
另外,从今年的春招情况来看,互联网程序员岗位仍然很多,甚至总体薪资待遇同比提升了。
因此,互联网即使在衰退,也不是一夜崩塌的。
另一边的制造业依旧活跃。
一个招聘平台的数据,今年前四个月,高技术制造业的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速达到 28.2%,远高于全行业水平。
进不去车企的程序员已经考虑其他制造业领域了。
目前,制造业恰恰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持;未来,它承载了中国经济的星辰大海。
至于互联网的大规模裁员,从深层次来看,更像是行业周期。
三十年前,进场打工不失为一种体面的选择,而现在年轻人宁愿提桶跑路,也要逃离工厂。
二十年前,最热的产品莫过于 PC 机,台式电脑催生了联想、戴尔、英特尔等巨头。
十多年前,宝洁、联合利华以及各种 “四大” 备受关注。像宝洁、联合利华这样的顶尖公司招聘时对专业不限制,给了所有人希望。
最近这十几年最吃香的是互联网大厂,另一边的制造业被普遍不看好。
现如今和新能源、人工智能深度绑定的车企又成了香饽饽了。
未来的风口又会是什么地方?
谁也不清楚。
重要的是对自己的抉择不后悔。
我看到有人发笔记说,月薪 4 万的大厂计算机博士被月薪 7000 的体制内同学安慰,个人在外打拼不容易,有啥难处跟哥们说,别太苦了自己。
这里面谁赢了很难说得清。
起码身处其中的人都是开心的。
而让他们开心的基础,说来也简单:
尽早拥有一技之长,这才是自己具有不可替代性的关键。
毕竟我们不知道未来趋势在哪,一技之长或许不会让人暴富,但起码能给生活兜底。
也让 “每个人都有光明的前途” 这句话更加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