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常说风水轮流转,这句话对有些中产来说也适用。在中国,中产阶级是一个拥有较高收入和消费水平的群体,他们享受着相对优越的生活条件和社会地位。然而,中产阶级也并非一帆风顺,他们面临着各种内外部的压力和挑战,如经济增长放缓、房价上涨、教育成本增加、医疗保障不足等。
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些中产阶级为了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和社会认同,或者为了应对突发的危机,做出了一些不理智甚至冒险的消费和投资决策,导致自己陷入了财务困境,甚至返贫。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中产作死的五件套”都有什么吧。
一、冲动投资创业开店
创业是许多中产阶级追求自我实现和财富增值的途径之一。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创业,也不是所有的创业项目都能成功。据统计,中国每年有超过1000万人创业,但其中只有不到10%能够存活超过3年。一些中产阶级在没有充分的市场调研、商业计划、资金保障和风险评估的情况下,盲目地投资创业开店,往往会遭遇各种困难和竞争,最终导致亏损甚至债台高筑。
例如,有些人看到网红餐厅或奶茶店生意火爆,就想效仿开一家类似的店铺,却没有考虑到自己的选址、装修、菜品、服务等是否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也没有预估到自己的成本、利润和回本期等关键指标,结果很快就被市场淘汰
还有些人受到电视剧或网络文学的影响,想要开一家书店或咖啡馆,实现自己的文艺梦想,却忽视了这些行业的低利润率、高运营成本和激烈竞争等现实问题,最后只能以失败告终。
二、掏空家当买房
房子是许多中产阶级的梦想和追求,也是他们最重要的资产和负债。在中国,房价的持续上涨,使得许多中产阶级为了买房而不惜掏空自己的六个钱包,即自己的储蓄、父母的储蓄、父母的养老金、自己的信用卡、自己的消费贷款和自己的房贷。这样的做法不仅给自己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压力,而且也增加了自己面临的风险。
一旦遇到失业、生病、意外等突发事件,就可能无法按时还贷,甚至面临被银行收回房子的危险。而且,过度依赖房地产作为投资工具,也会导致自己错失其他更有潜力和收益的投资机会,如股票、基金、保险等。
因此,买房需要量力而行,不要超出自己的承受能力。在选择买房时,要考虑自己的收入水平、家庭状况、生活需求和未来规划,选择合适的地段、面积、户型和价格。要尽量减少借款和负债,避免过高的杠杆率和利息负担。要注意维护和提高自己的信用记录,及时还清信用卡和消费贷款,避免逾期或违约。要建立应急储备金,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要多元化自己的投资组合,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寻找其他更适合自己的投资渠道和产品。
三、对孩子进行精英教育,花费巨大,甚至还出国留学。
孩子是许多中产阶级最关心和最重视的问题,也是他们最大的消费支出之一。在中国,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和竞争激烈,使得许多中产阶级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条件和机会,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给孩子报各种课外班、培训班、兴趣班等。
有些中产阶级甚至选择让孩子出国留学,以期能够接受更优质和更开放的教育体系。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这样的教育方式,也不是所有的教育投入都能带来预期的回报。一些中产阶级过分追求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名校录取,忽视了孩子的个性发展和兴趣培养,给孩子带来了过重的学习压力和心理负担。有些中产阶级盲目地送孩子出国留学,却没有考虑到孩子是否有足够的语言能力、文化适应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也没有预估到留学所需的费用和风险,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因此,对孩子进行教育需要因材施教,不要一味攀比和竞争,给孩子提供适合他们的教育环境和指导。要关注孩子的兴趣和特长,鼓励孩子探索和创新,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和批判思维。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成熟度,选择合适的留学时间和目的地,做好留学前的准备和规划,保持与孩子的沟通和支持。
四、为他人做担保
亲情和友情是许多中产阶级的重要价值观,也是他们在困难时期的精神支柱。然而,有些亲戚朋友却利用这种感情,向中产阶级借钱或者让他们替自己担保,而且往往是在没有任何担保或者合同的情况下。一些中产阶级出于善良或者面子,不好拒绝或者提出条件,就答应了对方的请求。结果往往是对方还不了钱或者跑路,而自己却要承担还款或者赔偿的责任。这样的情况不仅会给自己带来经济上的损失,而且也会影响自己的信用记录和社会关系。
因此,对亲戚朋友的借贷或者担保需要慎重和明智,不要轻易答应或者盲目信任。在做出决定之前,要了解对方的真实情况和还款能力,要求对方提供有效的担保或者签订正式的合同。要根据自己的财务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确定自己能够借出或者担保的金额和期限,避免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和投资。要及时跟进对方的还款进度和担保执行情况,一旦发现有异常或者违约,要及时采取法律措施,维护自己的权益。
五、盲目投资理财
投资理财是许多中产阶级增加收入和财富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足够的金融知识和经验,也不是所有的理财产品都适合每个人。一些中产阶级对投资理财一窍不通,却乱投资、乱买理财产品,往往会遭遇各种骗局、陷阱、风险。例如,有些人听信他人或者广告的推荐,购买了高收益、高风险、无保障、无监管的理财产品,如P2P网贷、私募基金、虚拟货币等。结果往往是这些理财产品出现了违约、跑路、暴跌等情况,导致自己损失惨重。还有些人没有做好自己的资金规划和风险评估,盲目地追涨杀跌、高杠杆操作、短线交易等。结果往往是被市场波动所牵制,无法获得稳定和长期的收益。
因此,对投资理财需要学习和理性,不要盲目跟风或者贪婪。在进行投资理财之前,要提高自己的金融知识和能力,了解各种理财产品的特点、收益、风险、费用、期限等。要根据自己的收入水平、消费需求、财务目标和风险偏好,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和投资策略。要注意分散投资,不要把所有的钱都投在一个产品或者一个市场上,以降低风险和增加收益。要持续关注市场动态和理财产品的表现,及时调整自己的投资组合和操作方式,以适应市场变化。
还是那句老话,投资有风险,理财需谨慎。